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聚焦有效投资,抢抓重大项目集中开复工、政府专项债券接续发力等契机,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但受去年同期基数较大且今年大项目接替不足双重制约影响,多行业投资不足,基础设施及民间投资大幅下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
1-4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8.2%,低于全年目标任务16.2个百分点。与全国、全省及各市比,全市投资增速低于全国(4.7%)12.9个百分点、低于全省(-1.9%)6.3个百分点,较增速最高的临汾市(8.7%)低16.9个百分点,较增速最低的太原市(-12.4%)高4.2个百分点,列全省第9位。
一、基本情况
(一)在库项目情况
全市在库项目589个,有工作量的319个,占比54.2%,较去年同期上升2.9个百分点,其中:投资项目512个,有工作量的281个,占比54.9%,完成投资下降9.7%,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90.6%;房地产项目77个,有工作量的38个,占比49.4%,完成投资增长10.2%,占比9.4%。
(二)三次产业分布情况
1.三次产业“两降一增”。第一产业投资下降50.2%,低于同期123.1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2.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8%,回落37.0个百分点,占比45.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8.8%,占工业投资比重17.6%的技改投资下降37.7%;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6.0%,回落8.7个百分点,占比52.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0.2%;基础设施投资下降24.4%。
表1 1-4月全市三次产业投资分布情况
| 增速(%) | 占比(%) | 拉动点(%) |
第一产业 | -50.2 | 2.6 | -2.4 |
第二产业 | 8.8 | 45.1 | 3.4 |
工业 | 8.8 | 45.1 | 3.4 |
采矿业 | 30.2 | 19.3 | 4.1 |
制造业 | -34.4 | 9.9 | -4.8 |
电力、燃气、热力和水的供应业 | 38.2 | 15.9 | 4.0 |
第三产业 | -16.0 | 52.3 | -9.1 |
房地产开发投资 | 10.2 | 9.4 | 0.8 |
基础设施 | -24.4 | 19.7 | -5.9 |
2.产业投资增速下滑。全市产业投资下降2.4%,较上月回落5.6个百分点。所涉行业增降各半,农林牧渔业下降49.7%,采矿业增长30.2%,制造业下降34.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8.2%,批发和零售业下降27.9%,装卸搬运和仓储业增长49.9%,住宿和餐饮业增长84.0%,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降30.5%。
(三)经济类型投资情况
全市国有经济控股投资下降0.4%,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8.3%;非国有经济控股投资下降21.4%,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31.7%,其中:民间投资下降16.6%,占全部投资比重为31.4%,较同期回落29.2个百分点。
(四)投资构成情况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建安工程投资下降10.8%,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75.8%;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下降25.8%,占比11.6%;其他投资增长51.2%,占比12.6%。
(五)大项目情况
全市亿元以上项目272个,有工作量的173个,完成投资下降7.7%,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88.1%。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9个,有工作量的36个,完成投资下降16.0%,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35.3%;1-10亿元项目223个,有工作量的137个,完成投资下降1.2%,占比为52.8%。
(六)县区及省级开发区投资完成情况
1.县区投资“五降一增”,仅高新区正向拉动全市投资增长。城区下降16.6%,比全市低8.5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6.0%,下拉全市1.1个百分点;矿区下降18.0%,比全市低9.8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9.4%,下拉全市1.9个百分点;郊区下降6.0%,比全市高2.1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16.4%,下拉全市1个百分点;高新区增长10.3%,比全市高18.4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18.1%,拉动全市1.5个百分点;平定下降18.8%,比全市低10.7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25.0%,下拉全市5.3个百分点;盂县下降1.8%,比全市高6.4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25.0%,下拉全市0.4个百分点。
2.3个省级开发区完成投资同比增长0.4%,高于全市投资增速8.6个百分点。分区域看,平定经开区下降27.8%,下拉全市省级开发区投资6.7个百分点;阳泉经开区增长6.6%,拉动4.4个百分点;盂县经开区投资增长29.2%,拉动2.8个百分点。
表2 1-4月全市省级开发区投资增速完成情况
| 开发区 合计(%) | 阳泉 经开区(%) | 平定 经开区(%) | 盂县 经开区(%) |
固定资产投资 | 0.4 | 6.6 | -27.8 | 29.2 |
其中:工业投资 | 6.2 | 40.2 | -23.2 | -7.0 |
基础设施投资 | -17.3 | -43.8 | -41.9 | 1385.7 |
二、主要特点
(一)工业投资稳定增长
盂县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的开工入库及西上庄低热值煤发电、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储能项目等工程的加速推进,有力保障了工业投资的稳定增长。1-4月,全市工业投资增长8.8%,高于全市投资增速17.0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45.1%,较去年同期提高7.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电力、燃气、热力和水的供应业增长38.2%,拉动工业投资10.6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发电投资增长强劲,增速达214.0%,占工业比重6.0%,较去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采矿业投资增长30.2%,拉动工业投资10.8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下降34.4%,下拉工业投资12.6个百分点。
(二)房地产开发业企稳向好
今年以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因地施策,大力支持房地产市场各项政策落细落实。1-4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2%,较去年同期提高7.1个百分点。其中,占比达88.3%的住宅投资同比增长33.4%,是房地产开发投资稳定增长的主要因素;办公楼完成投资同比下降83.4%;商业营业用房完成投资同比增长4.7%。
在利好政策和购房补贴等促销方式的刺激下,住房销售情况继续向好改善。1-4月,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5.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4%,较去年同期提高55.2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8.6亿元,同比增长37.8%,较去年同期提高69.8个百分点。
(三)高质量发展提速增质
1.高技术产业增势强劲。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5.2%,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10.4%,高于去年同期3.3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67.8%,高技术服务业投资下降1.2%。
2.新基建项目布局加快。在经济产业园、充换电站、储能等新基建项目加速布局的利好影响下,新基建项目完成投资增长87.0%,增速快于全市投资95.2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11.8%,较去年同期提高6.0个百分点。
三、突出问题
1-4月,大项目储备不足、新开工项目投资放缓,基础设施投资低迷,民间投资减少,全市投资形势极不乐观,急需下大力稳投资、见成效。
(一)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接续不足
在国道239盂县境内夫城口至肖家汇段公路改线工程、国道338盂县境内闫家庄至梁家寨段公路改线工程投资较同期大幅回落影响下,1-4月,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24.4%,较一季度回落10.1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为19.7%,较去年同期回落4.2个百分点。同时,国道307、207绕城改线工程基本全线竣工,基础设施工程暂无同等规模项目储备,后期增长支撑无力。
分行业看,占比56.3%的道路运输业下降42.7%,下拉基础设施投资31.7个百分点。
从大项目看,计划总投资10亿元以上大项目完成投资下降58.1%,下拉全市基础设施投资32.4个百分点,其中,国道239、338改线公路投资合计下拉24.8个百分点。
(二)一产投资预期偏弱
受盂县华北奕丰生态农业公园投资下降60.9%、郊区新建千亩坪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新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等项目竣工投产且1-4月无5000万元以上一产项目新开工入统的影响,第一产业投资大幅下降,降幅达50.2%,占比也较去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
从项目看,全市一产项目48个,较去年同期减少7个,单项目平均投资仅730.8万元,同比下降45.9%。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一产项目12个,减少1个,完成投资同比下降63.4%,下拉全市一产投资43.6个百分点,仅盂县华北奕丰生态农业公园单个项目下拉25.7个百分点。
(三)民间投资全产业下降
1-4月,全市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6.6%,较上月回落22.7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31.4%,较去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从项目看,郊区万达广场、高新区年产2万吨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等大项目较同期相比进度减慢。分产业看,三次产业民间投资全面下降。第一产业民间投资下降46.7%,下拉全市民间投资2.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民间投资下降8.2%,下拉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民间投资下降19.9%,下拉10.4个百分点。
四、建议对策
针对当前投资运行中的短板弱项,各级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要把握好当前的项目建设黄金期,统筹布局、加速推进,全力确保投资稳定发展。
(一)强储备,促开工。1-4月,阳泉市新开工建设项目仅49个,比去年同期减少18个,计划总投资下降53.0%,平均投资规模下降35.7%,完成投资比去年同期下降33.1%。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建设项目12个,比去年同期减少13个,完成投资下降29.7%。新开工项目尤其是大项目的减少,将会影响后续投资的稳定增长。各级各部门要持续加大重点项目督查力度,确保续建项目加快施工,新建项目尽早开工。同时,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多措并举抓好项目储备,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实效,切实提高项目的签约率和落地率,为投资增长强支撑稳后劲,为经济转型补短板增优势。
(二)落政策,激活力。全市民间投资到位资金下降36.7%,低于全市投资到位资金增速10.2个百分点,作为主要资金来源的自筹资金下降53.2%,严重影响民营企业项目建设的有序推进。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与民营企业的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落实好专项税收政策,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降低贷款中间环节费用,切实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题,大力激发民营企业家投资的信心和活力。
(三)强优势,补短板。充分利用产业优势,加大高技术产业、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力度,加快优势产业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高投资质量与效益;关注重点领域补短板建设,加强农业融合、批零等产业项目加速推进。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快推进一批事关城市长远发展和安全保障的道路、水利等工程,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