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阳泉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1-7月,受煤炭生产量价齐跌、月底汛情以及重点煤矿安全整改等因素影响,煤炭行业增长压力大,直接影响了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同时由于市场需求偏弱等原因,非煤主导产业建材、电力行业仍为负增长,有色金属冶炼业持续低迷,当前工业经济增长新动能不足,仍然靠金属废料回收加工单一行业带动。7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7.9%,1-7月累计增长3.1%,较上半年回落1.5个百分点,下半年全市工业经济回落压力不减,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7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7.9%;1-7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3.1%,均低于全省(3.8%)和全国(3.8%)0.7个百分点,列全省第6位。

从三大门类看,1-7月,采矿业增加值下降5.4%,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为75.2%;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0.8%,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为19.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8.0%,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为5.2%。

从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情况看,1-7月,传统产业工业增加值下降5.2%,下拉全市规上工业4.4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为79.5%;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50.6%,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7.5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为20.5%;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0.3%,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7.8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为12.8%。

从主要行业看,1-7月,能源工业增加值下降5.6%,下拉全市规上工业4.8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为79.7%,其中除煤层气采掘业增长4.0%,拉动全市规上工业0.03个百分点外,煤炭工业、电力工业、热力与燃气工业均为负增长,分别下降5.5%、0.9%和23.2%,分别下拉全市规上工业4.4、0.03和0.4个百分点。材料与化学工业增加值下降13.4%,下拉全市规上工业1.3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为8.9%,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工业上升2.0%,拉动全市规上工业0.04个百分点;建材工业下降18.6%,下拉全市规上工业1.4个百分点;化学工业增长18.0%,拉动全市规上工业0.1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2%,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0.5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为2.9%。其他工业增加值增387.9%,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8.7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为8.4%,其中金属废料回收加工业增长932.8%,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8.7个百分点。

从产品产量看,1-7月,全市主要工业产品中,原煤产量3994.1万吨,下降1.4%;洗煤产量1643.0万吨,增长14.6%;发电量153.1亿度,增长6.1%;煤层气产量8.3亿立方米,增长5.2%;石灰石产量388.2万吨,下降25.8%;石灰产量179.4万吨,下降7.2%;水泥熟料产量114.2万吨,下降16.4%;水泥产量172.4万吨,下降0.4%;商品混凝土产量111.2万立方米,下降15.3%;耐火材料产量56.3万吨,下降31.9%;石墨及碳素产量3.3万吨,下降25.8%;原铝产量12.1万吨,增长4.8%;铝材产量8.1万吨,增长18.1%;矿山专用设备产量8.1万吨,增长4.1%。

从县区和开发区情况看,1-7月,高新区(9.0%)和盂县(15.6%)增速高于全市;城区(-32.0%)、矿区(-0.7%)、郊区(0.7%)和平定县(-4.0%)增速低于全市;全市开发区工业增加值增长48.3%,其中阳泉高新区和盂县经开区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3%和408.9%,平定经开区工业增加值下降14.4%。

从价格情况看,今年以来煤炭价格持续下跌,1-7月煤炭价格指数90.2%,同比下降9.8%。据市能源局数据显示,7月煤炭平均售价(不含应交增值税)501.36元/吨,同比减少256.68元/吨,同比降幅33.86%,环比减少126.62元/吨,环比降幅20.16%;1-7月累计煤炭售价(不含应交增值税)647.24元/吨,同比减少108.55元/吨,同比降幅14.36%。

二、1-7月工业运行中的亮点

(一)制造业保持高位运行

1-7月,全市制造业累计增长50.8%,高于全省考核目标(9%41.8个百分点,是拉动全市工业增长的最主要动力,主要是受金属废料回收加工企业欧冶金和恒隆公司本年企业订单较多、生产强劲的有力拉动,金属废料回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932.8%,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为6.8%,拉动规上工业增长8.7个百分点,带动了制造业增加值高位运行;受华储光电生产线扩大的带动,全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2%,占规上工业比重2.9%,拉动规上工业增长0.5个百分点7月份,受多氟多阳福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率提升及产品价格上涨,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好转带动,化学工业增加值较上月大幅提升,7月增长134%,较上月回升75.1个百分点,1-7月累计增长18%,较上月回升16.6个百分点。

(二)新兴动能发展强劲

1-7月,全市新兴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0.5%,累计增长50.6%,快于传统产业55.8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7.5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12.8%,增长120.3%,高于省考核目标(12.0%)108.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7.8个百分点,“四新”产业中,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和生物产业分别增长227.4%、74.9%和18.7%。

(三)开发区产业集群成效显著

1-7月,开发区工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全市3个省级开发区127家规上工业企业,企业总量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比重为38.7,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3%,快于全市规上工业增速45.2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为20%,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6.9个百分点。阳泉高新区和盂县经开区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3%和408.9%,分别拉动全市规上工业1.06.9个百分点。但受煤炭价格及贝特瑞产品价格下跌影响,平定经开区工业增加值下降14.4%,下拉全市规上工业0.9个百分点

三、1-7月工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煤炭行业仍呈下滑态势

受煤炭生产量价齐跌、重点煤矿安全整改以及月底汛情导致部分重点煤炭企业停产等因素影响,加剧了煤炭工业下行态势延续,全市煤炭工业继续呈现下滑,是下拉全市工业的主要因素。7月份,全市原煤产量537.1万吨,增速下降7.0%,煤炭工业增加值下降22.2%,较上月回落12.3个百分点,1-7月累计下降5.5%,较上半年回落1.6个百分点,负拉动规上工业4.4个百分点,占比较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煤炭工业对全市规上工业的支撑作用持续减弱。

(二)非煤主导产业持续低迷

1-7月,非煤主导产业建材、电力、热力与燃气行业持续负增长,有色金属工业低位运行。受西小坪耐火企业原材料购进受阻,订单减少、贝特瑞负极材料产品持续降价、冀东水泥当月售价和产量均低于去年同期等因素影响,建材行业增速持续下滑,1-7月,建材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8.6%,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下拉全市工业1.4个百分点;受华阳新能股份有限公司发供电整体停产影响,电力工业依旧负增长,累计下降0.9%;天然气价格持续下跌及下游客户需求不振,国新、建科等燃气供应企业产值减少,导致热力及燃气工业累计下降23.2%,较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下拉规上工业0.4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工业增速较上月虽由负转正,但仅增长2%,占比2.1%,拉动工业增长0.04个百分点。

(三)金属废料回收加工行业拉动逐渐减弱

受欧冶链金(阳泉)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为代表的6家企业的带动,金属废料回收业继续保持高增长,但随着基数逐月走高以及市场不稳定性,该行业带动力逐步减弱,7月份,金属废料回收业增加值增长172.3%较上月回落34.9个百分点,1-7月累计增长932.8%,较上月回落69.6个百分点,拉动工业增长8.7个百分点,拉动力较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当前工业增长对该行业依懒过高,若剔除该行业,全市工业当月下降20%,累计下降5.6%。

四、下一步对策建议

一要坚决稳住煤炭底线,充分发挥其对工业的支撑作用。科学合理制定生产计划,加强煤矿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组织好重点煤炭和洗煤企业能产尽产、稳产增产,推进煤矿智能化改造,采用高新技术装备和现代管理理念,提升煤炭企业技术水平、生产效率、安全保障能力;二要加力推动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壮大成势,加快与传统煤电制造业深度嫁接,以“数智化”赋能煤炭、建材、化工、电力、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助力企业迈过“生存线”达到“发展线”;三要靠前服务,把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作为保工业市场主体、促经济发展的关键抓手,协调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争取在煤矿核增、产能置换、手续办理等方面取得更大政策支持,同时要关注新入库企业,深挖企业潜力,培育新增长点,增强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