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查能源消费数据五要点

   ■ 刘玉红

  能源消费统计涉及指标众多,各报表之间多个指标数据相互关联,有着严谨的逻辑关系,计算方法也比较复杂。在能源消费数据核查过程中,科学准确核实企业最终能源消费量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根据多年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开展能源消费数据核查,重点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核查企业消费的所有能源品种。企业不同的产品和生产工艺决定了其生产过程中对能源产品消费的不同需求,部分产品单一、生产工艺比较简单的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只消费电力、原煤等某一两类能源产品,而一些产品种类较多且生产工艺复杂(如石油化工类)的企业,可能同时消费原油、电力、煤气、油制品等多种能源产品,用简单问询和生产现场核查的方式很难做到全面掌握。这就需要认真研究其整套生产工艺,详细核查企业财务系统中原材料购入和库存两个专项明细账目,如果购入后没有外销,那就应当在联网直报报表中体现为消费量或者库存量。

  二是核查能源消费的具体方式。企业生产过程中最终计入工业生产消费量的消费方式有三种,即生产过程中用作燃料或动力的消费、用于原材料的消费和用于运输工具消费。用于燃料或动力的消费出错率较小,重点需要核查用于原材料消费和用于运输工具消费。用于原材料消费要统计某能源产品作为生产另一种产品(非能源产品)的原料或者作为辅助材料使用的消费数量,用于运输工具消费要统计厂区内外用于交通运输活动的交通运输工具所消费的能源。需要在数据核查过程中认真区分,准确统计。

  三是核查能源消费的具体数量。核查能源消费原始凭证和台账是查清企业最终能源消费量的重点和关键,在准确核实原始数据的基础上,还需重视原始数据录入时的单位换算和折标系数加权累计等数据是否正确,特别是折标系数加权累计计算可能会被忽略或者是错填。在某一能源品种消费量较大的情形下,累计加权折标系数的哪怕微小变动,都会对其最终能源消费形成影响。

  四是核查生产过程加工转换和回收利用。加工转换产出数据统计的核心是加工转换效率,加工转换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最终的能源消费量(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消费量-加工转换产出-回收利用)。核查过程中,如果企业能够提供加工转换效率计量原始凭证的,按照原始凭证计算,如企业自身没有计量凭证时,则参照本地区该行业平均加工转换效率,对于明显高出或者低于参考平均效率的,应当予以重点核实。

  五是核查相关指标间的逻辑关系。原则上,企业某一时段能源消费总量和该时段企业产品产量的增降是同一趋势,如果增降趋势差异较大甚至出现相反趋势,则应该详细查明出现这一异常现象的原因。个别情况下能源品种的质量变化和生产工艺的改进,会对产品单耗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产量和能耗总体趋势不应出现明显的差异。产值方面,因为可能受到阶段性市场价格变动等因素的影响,在能源消费数据核查过程中仅作为参考因素,不作为直接衡量企业能耗变化的依据。

  总之,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产品和生产工艺决定了其不同的能源消费品种、消费方式和最终消费量,需要在数据核查过程中综合分析,科学统计,确保不重不漏。(作者单位:甘肃省定西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