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资产负债表 与财政部国有资产报告的关系

   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资产负债表是按照国民经济核算标准编制,由统计部门负责编制。国有资产报告是根据《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的要求,由财政部门负责编制。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核算目的不同。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资产负债表的目的,是揭示特定时点上一个国家或地区资产和负债的总量、分布和结构,包括政府、居民、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等机构部门的资产负债信息,以摸清“家底”,揭示风险,服务政府管理。财政部国有资产报告反映各类国有资产的基本情况,以摸清国有资产家底,推动规范和改进国有资产管理,实现国有资产监督制度化、规范化。

  核算对象不同。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资产负债表以整个经济总体和机构部门,即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广义政府部门和住户部门为核算对象,既包括国有部门,又包括非国有部门。财政部国有资产报告的核算对象是国有非金融企业、国有金融机构和广义政府,只包括国有部门,不包括非国有部门。国有资产报告的核算对象在SNA中统称公共部门。

  核算内容不同。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资产负债表核算的是经济总体和机构部门的资产、负债及资产净值,全部为价值量核算。资产分为非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每项资产和负债又按照国际标准,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详细分类。财政部国有资产报告反映国有资产总体情况,除资产总额、负债总额,还包括营业收入、利润及国有企业负责人平均薪酬等与国有企业有关的经济指标,也包括按实物量核算的水资源、矿产、煤炭等自然资源拥有量。

  资产负债分类不同。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资产负债表按照资产使用特征及性质分类,把资产划分为非金融资产与金融资产,负债指金融负债,其内容与金融资产相同;财政部国有资产报告中只有资产和负债两类,未对资产和负债进行细分类。

  计价方法不同。广义政府部门资产负债表原则上采用市场交易价格估价,若没有市场交易价格,采用合适的估价方法核算;财政部国有资产报告遵循会计核算原则,数据来自会计报表,主要采用历史成本法计价。

  (摘自《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知识读本》,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