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阳泉市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向好
2024年,面对煤炭等主导产品市场需求不足等复杂严峻形势,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深入实施市委“14510”总体思路和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承压而上,全市经济运行呈现前低后升、逐月逐季恢复向好态势。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56.2亿元,比2023年“五经普”后的实际数减少4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下降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7.3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380.5亿元,下降7.0%;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58.4亿元,增长3.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9:49.6:48.5调整为2.0:44.5:53.5,第三产业比重明显提高。
一、农业生产平稳增长,畜牧业生产增势较好
全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8%。其中,农业产值13.6亿元,增长3.3%;畜牧业产值11.9亿元,增长7.7%。全年粮食产量23.7万吨,粮食亩产284.9公斤。全年生猪出栏26.7万头,增长8.7%;牛出栏4688头,增长12.9%;羊出栏57979只,增长5.0%;家禽出栏271.1万只,增长4.3%。猪牛羊禽四种肉产量2.6万吨,增长9.1%;牛奶产量0.5万吨,下降2.1%;禽蛋产量3.9万吨,增长5.4%。蔬菜及食用菌产量7.8万吨,增长4.5%。
二、工业生产持续恢复,电力行业增长带动明显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9.1%。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2.9%,制造业增长3.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1%。
工业新动能加快发展。全年化工、有色领域一批重点新材料企业实现集聚发展,锂电、钠电正负极材料领域涌现出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新能源电池产业逐渐聚链成群。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7%,其中,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2.4%和8.5%。此外,通用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6%和8.6%,明显快于规上工业增速。
三、服务业加快增长,现代服务业发展良好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5%。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0.0%,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0.2%,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2.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2.0%。
现代服务业发展良好。全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3.7%;专业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1%。
四、固定资产投资企稳回升,制造业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稳定增长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4.2%。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5.6%,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2.4%。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全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22.8%,其中产业类项目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6.5%。
新领域投资布局加速。全年新能源发电投资增长18.5%,占全部投资比重6.1%,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2%,其中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33.6%,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个百分点。
商品房现房销售升温。全年房屋竣工面积增长73.8%,现房销售面积增长10.8%。
五、市场销售稳步恢复,新能源汽车、家电领域消费快速增长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35.8亿元,同比增长1.0%。分城乡看,城镇市场零售额增长1.1%,乡村市场零售额增长0.1%。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307.1亿元,增长0.6%,餐饮收入28.7亿元,增长5.1%。
新能源汽车、家电领域消费快速增长。全市限额以上商品零售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41.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5.7%。
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6.7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出口6.9亿元,增长28.4%;进口9.8亿元,下降9.4%。
六、财政收支同比下降,金融支持持续扩大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7亿元,同比下降10.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8.4亿元,同比下降0.2%。
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338.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5%,比年初增加78.4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629.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6%,比年初增加129.2亿元。存贷比为69.7%。
七、居民收入平稳提高,民生事业总体稳定
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166元,增长3.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05元,增长4.6%。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3%。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下降1.0%,衣着类下降1.2%,交通和通信类下降3.1%,居住类上涨3.0%,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4%,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5%,医疗保健类上涨1.5%,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5.4%。
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8538人,完成全年目标109.0%。城镇登记失业率2.14%,控制在4%的目标线内。
总的来看,全年全市经济呈现持续恢复态势,新质生产力集聚壮大,投资消费加速发力,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深化全方位转型,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向好发展。